雄安新区到底能给钢铁行业带来什么?
来源:上海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 时间:2017-04-24 查看次数:
热闹的“房市”,冷静的“钢市”。
清明小长假前后,整个朋友圈都是雄安新区,刷屏了。按照规划雄安新区范围包含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建设初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就发展规划、定位和之前的浦东新区及深圳特区类似。
只是,相对于蜂拥而至“炒房团”将雄安新区范围内的雄县、安新、容城楼市“炒热”不同,面对新区释放的利好,钢市却显得有些“过分平静”。只是市场“不买账”的背后事实上各路机构对于雄安新区释放的钢需还是十分乐观的。
按照花旗近期公布的研报显示,中国建设雄安新区的规划若以10年计,每年将需要1200万到1400万吨钢,10年总计需要1.2亿至1.4亿吨钢。其中2500万至3000万吨用于住宅基础设施,3500万至4000万吨用于非住宅用房,3500万至4000万吨用于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2500万至3000万吨用于其他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钢材表观消费整体呈现“减量化”发展,过去的2016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10亿吨,如果雄安新区真如花旗预测的那样每年为钢铁行业带来1200万到1400万吨钢的用钢需求,那么将极大地改善中国钢铁行业需求环境,进而加快钢铁行业复苏的步伐。
只是,在笔者看来,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对于钢铁需求释放很难大规模“开闸放水”。每年千万吨的用钢需求释放短期内很难实现。
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央企普遍负债率过高,仅过去的2016年地方政府就发债5万亿。这种高负债率直接导致了无论央企还是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普遍不足。也正因为如此,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虽然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地方债务问题,银行方面对于举债搞建设的融资模式风控将更加严格。也正因为如此,在雄安新区前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浦东新区相比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进而影响到工程开工进度,钢需释放自然很难如期释放。更为关键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美元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周期,中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外流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为了应对热钱外流的影响,后期人民币超发行为将会大幅减少。对于负债率过高的地方政府而言,一旦“印钞机”不再“超负荷”工作,那么地方政府因为负债问题融资困难将成为大概事件。
只是,这并不意着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就没有任何的钢需亮点可言。事实上,考虑到雄县等新区三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前期过程中还是会释放可观的用钢需求。特别是在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管廊建设以及交通网络完善的过程中都蕴含着巨大的用钢需求。只是,因为资金掣肘的原因,这种用钢需求的释放节奏可能相对缓慢。
但是,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内钢铁的行业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支撑。但是,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创新之都,它并不是第二个浦东或者深圳特区。特别是考虑到河北省钢铁大省的特殊身份,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不是单纯需求侧影响。
雄安新区的成立,影响的必然不仅仅是新区一个区域,整个京津冀地区都将大受其益,而这个区域恰恰是钢铁产能的重镇,对全国钢铁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建设新区,必然会对区域内原有的钢铁产能、生产企业等做出调整,进而使得整个产业格局迎来新的变革。在笔者看来,雄安新区建设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更多来自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事实上,这种调整的出发点来自环保方面。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作为腹地的河北省环保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进而会影响到全省的钢铁产业布局。这其中2020年前保定、张家口、廊坊三地钢铁产能将全部退出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后期随着雄安新区的出台包括廊坊、霸州、永清、保定等地的钢厂将悉数被清出,周边沧州等地的钢铁企业逐渐迁移或关闭。受此影响,河北钢铁产业布局将重新洗牌,更多将集中迁徙到唐山沿海地区,进而实现河北钢铁产业沿海化发展。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相关钢铁企业迁徙,之前衍生而来的相关钢材加工产业也会因为原料供应的变化而不得不做出被动调整。
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定位为智慧城市和创新之都。因此在建设支撑城市发展的交通圈更多以城际高铁为主,因此在钢材需求品种方面不再单纯是螺线等低端品种,对于热卷、钢构等高端品种需求同样不可忽视。
总之,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不单纯是需求的变化,更是钢铁行业以此为契机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进而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用增量改革促进存量的调整,进而使得整个行业迎来质变。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新区释放的区域钢需我们不宜过度乐观,更多将战略放在企业自身的供给改革,通过去杠杆和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新区建设发展需求,而不是在等待需求放水的过程中错失新的发展机遇。